幼儿园拖班科学《跷跷板》教研教案
设计意图:《跷跷板》一课是青岛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常见的力》的第三课。
“游戏”是孩子们童年生活的一部分,而“跷跷板”这一活动更是孩子们乐于参与的。教材从引导学生回顾玩跷跷板时的发现入手,引领学生提出问题,进而利用杠杆尺“想办法找平衡”。使学生在动手中寻找杠杆平衡的规律。探究怎样才能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教学目标:1、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对杠杆尺平衡作出假设性解释;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平衡规律。2、学会在游戏中合作交流,善于提出和发现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杠杆原理的技术成果,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3、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了解天平的主要构造,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现象。教学准备:1、杠杆尺、钩码、蜡烛、火柴等。2、有关平衡现象的图片、制作简易天平的材料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观看资料-玩跷跷板师:看过这段资料后,你们有什么发现吗?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吗?2、学生交流汇报。3、师: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跷跷板平衡的秘密。(板书:跷跷板)(二)制定计划,实验探究1、师:请看,这是一个特殊的跷跷板,它叫杠杆尺,这是底座、竖杆、平衡尺,仔细观察杠杆尺,大家有什么发现?从中间往左数是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从中间往右数是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左边第一格和右边第一格到中间的距离是一样的,那么左边第4格和右边第4格到中间的距离也是一样。这是钩码,它可以挂到杠杆尺上。我在左边第一格挂1个钩码,有什么现象发生?(左边沉下去了)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你想怎样做?其他同学的想法和他一样吗?好,你来试一试,如果成功了,给他点掌声好不好(鼓掌),现在我把他的方法记录在杠杆尺图上,贴到黑板上。2、师:刚才,我们演示的只是一种玩法,要想研究平衡的秘密,仅靠一种玩法是不行的,需要大量的玩法,你们还想怎样玩,使杠杆尺平衡呢?学生自由发言,如实验中要做好记录,教师予以鼓励。3、师:同学们使杠杆尺平衡的方法可真不少!下面让我们按自己的想法使桌上的杠杆尺平衡,注意两点要求:一是小组要分工,要有操作员、记录员、汇报员、问题员,问题员可以随时提问题,让操做员讲一讲为什么能平衡?二是平衡了的杠杆尺可以放到一边,别乱动。开始做吧。(师巡回指导,督促学生做好记录,问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平衡?两边比较,两边挂一样多钩码会怎样,两边不一样多时会怎样?)4、师:同学们找到这么多平衡的方法,真了不起,下面让我们以自己喜欢的方法交流一下,可以拿着平衡了的杠杆尺作介绍,可以展示你的杠杆尺图,谁的玩法有趣,我们就把它贴在黑板上。教研和研修有什么区别
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合作伙伴的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
因此,基本点必须放在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师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
研修主要指在学校由教师有组织、有针对开展“教师教育”(包括学习、培训、进修)与“教育研究”(包括学科教研、教育科研)统一的工作。从目的、目标、内容、形式、活动到管理等方面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研与修”一体化,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表现为“以学校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教育研究与教师教育”
初中数学特色教研活动怎么进行的
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们数学组以下两个意识为指导思想:树立科学意识——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做好教学工作,认真落实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积极参与教研教改,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质量意识——要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树立以质量求生存的思想,以成就学生,完善自我为目标,努力提高我校数学教学成绩。二、活动时间:每周五第七节课。活动地点:三楼东头办公室。三、主要措施(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素质。按照学校统一布署,组织本组教师认真学习数学教学的新课程标准和数学教学理论,围绕新教材认真讨论,制定出新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计划,将所学的理念用以指导教学工作。坚持学以致用,根据各年级教材、学生年龄特点,制定教材的教法,相互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二)加强教研组的常规管理,常规常抓,常抓常新。1、向常态工作要质量,以作业规范为抓手,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强化常态工作的质量意识。(1)要求做到:①三维目标明确②精心选择例题③作业布置要精选与分层,要有针对性(2)继续加强课外补缺补差,要体现有效性:①辅导的目标要明确②要研究考题,针对考题进行辅导③要认真分析考试的成绩,及时改进教学2、加强备课组教研活动,备课组要在学期初制定出本学期备课组工作计划,内容要根据各组的实际(学科的实际、年级的实际等),细化教导处、教研组工作计划的各项要求,以求有效的落实。对所制定的计划,要有执行、检查、评价的过程和机制,备课组的活动要强化教研功能,要以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活动的主要内容,通过以校为本的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目标。3、每月要对各教师的备课、听课、批改作业的情况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4、加强毕业班教学研究,(1)要研究考题,把握考试方向;(2)加强分层,强化双基,确保合格率;(3)考试分析要以自查为主,落实基础知识点。(三)加强教研教改,开展校本教研。1、切实组织好常规教研,讲究实效,积极参上级部门的教研活动,坚持每周一次校内教研活动,提倡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数学教学课件,资源共享。2、加强相互听课,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达到以老带新,以能带新,共同提高的目的。听课节数按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听课10节以上。3、鼓励和帮助教师总结经验,积极创新,使改善教学方法成为每个教师的的自觉意识,逐步形成教师个人和教研组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4、每位教师上一至二堂公开课,听课后全组认真评议,就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使用及教学思想的渗透提出反思。5、利用数学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初一、初二年级建立数学兴趣小组,由专人负责。利用数学兴趣小组辅助数学课堂教学。我们教研组全体教师的努力,让学生对数学学科多一分兴趣,多一分热爱,与教师形成教学相长的合力,为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水平而努力。
评职称主持两次校本教研项目怎么弄
职称评审中,主持校本教研项目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它反映了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方面的能力。如果你需要主持两次校本教研项目以评职称,以下是一些步骤和建议:
###1.确定研究方向和主题
-根据学校的教学需求和自己的专业特长,确定校本教研项目的主题。
-确保选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撰写教研项目计划书
-明确项目的目标、内容、方法、预期成果等。
-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步骤和时间表。
-确定项目参与人员及分工。
###3.提交申请
-将项目计划书提交给学校教务处或者教研部门进行审批。
-根据学校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
###4.获得立项
-一旦审批通过,你就可以开始实施教研项目。
-确保按照计划书进行,并做好过程记录。
###5.实施项目
-组织和开展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研讨会等。
-收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确保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定期检查项目进度,及时调整计划。
###6.形成成果
-整理教研活动的资料,包括教案、教学反思、研究报告等。
-撰写项目总结报告,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提出建议。
###7.提交评审材料
-在职称评审时,提供项目的相关材料,如项目计划书、过程记录、成果报告等。
-确保所有材料真实、完整,能够反映你在教研项目中的主导作用和实际成果。
###8.注意事项
-确保教研项目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能够体现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
-主动与同事合作,充分利用团队的力量,提高教研项目的质量。
-关注学校和教育部门的相关政策,确保项目符合职称评审的要求。
主持校本教研项目不仅能够帮助你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还能够为职称评审提供有力的支撑材料。在实施过程中,务必注重实际效果,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