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征主要事件(红军长征主要路线)

木源网 木源网 发表于2024-06-22 05:36:29 浏览4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红军长征五个重要事件

1、遵义会议

湘江血战后,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的努力下,中央红军最终放弃了到湘西与红2、6军团会合的计划,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2、湘江之战

这是红军长征路上损失最惨重的一战。

蒋介石凭借湘江天险设下第四道封锁线,总数25个师超过30万人的国民党军队,在桂北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的湘江两岸布下绝杀之阵,等待着一个多月中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

3、巧渡金沙江

1935年4月6日,中央红军直逼贵阳,坐镇贵阳督战的蒋介石急调滇军入黔。而正当云南孙渡纵队急忙入黔救驾时,红军却反向穿插,乘虚进军云。

4、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25日至29日,中央红军两次上演长征路上最为精彩的经典之战: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

5、突破腊子口

腊子口,是中央红军长征路上跨越的最后天险,周围群山耸立,峡道宽仅8米。腊子河从峡口奔涌而出,只有一座1米多宽的木桥可通行。山后,敌人三个团纵深部署,企图堵死红军北上之路。

红军长征的主要事件

长征重要事件有湘江之战、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突破腊子口、直罗镇大捷、血战独树镇、激战嘉陵江、转战乌蒙山。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基本路线如下: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9日)→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会师(1936年10月22日)

长征事件排序

1、喋血湘江1934年11月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

3、四渡赤水站1935年2月

4、强渡嘉陵江1935年3月

5、巧渡金沙江1935年5月

6、飞夺泸定桥1935年5月29日

7、翻越夹金山1935年6月

8、包座战役1935年8月

9、攻占腊子口1935年9月

10、直罗镇战役1935年11月

红军长征发生的事件先后顺序是

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事件中,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基本路线: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时间轴及重要的事件

1934年10月,长征开始。1934年,中央红军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造成了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员牺牲。

1935年1月,著名的遵义会议召开,毛爷爷重新回到中央核心决策层……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中央红军的长征结束……

1936年10月,中央红军同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县县城会师,长征结束。

群贤毕至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