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玉玦的用途
玉玦用途,古今说法甚多,归纳起来主要有:
1.耳饰新石器时代、西周晚期和春秋战国墓葬中,常有发现。出土时玉玦多置于人骨架的耳际,且缺口向上,成对出现,被认为是一种“玦形耳饰”,应为玉饵。
2.礼器在先期的初步研究中,根据横岭山出土的玦饰多数位于墓主头部的情况,曾认为玦在当时可能是一种耳饰。但部分玦饰其体积与质量都较大,因此推测,玦在当时也可能具有礼器的功能。
3.神器此说根据红山文化典型器“玉猪龙”的形状“圆形有缺”类似“玉玦”,而另称“玦形龙”或“兽首玦”。因“兽形玦”出土时往往放在逝者的心胸处,其形象为似猪又似龙的神兽,所以某些玉器专家称之为沟通人心与神灵的法器,即“玉神器。”
4.耳目这是最近某些考古学家根据发掘出的墓主人眼中所嵌的一只玉玦而新提出的说法。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了一具8000年前的女尸,有一块环状玉玦嵌入其右眼眶内。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研究员解释为“以玦示目,是我国出土最早的“玉眼”;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5000多年前的陶塑女神头像的双眼内也嵌入了圆形绿色玉片,被认为是此种用玉传统的直接承袭。
5.佩玉广东曲江石峡第四期墓葬中,有的玉玦被发现于右上肢骨附近,说明其时玉玦亦可能兼做佩饰。据说,玉玦古时多为王侯佩带,玦者乃遇满则缺的意思,王侯佩带是为警示,告戒其不可自满也不可自以为是。玉玦还有决断之意,鸿门宴上范增对项羽“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他下决断。
6.符节器在古时玉玦还是君王使用的符节器。古时候,当天子要派遣使臣出使国外,或到某一个地区去执行某项任务时,就赐给使臣一项信作为传达天子命令的证物,这就是符节器的由来。《广韵》所言:“玦如环而有缺,逐臣待命于境,赐环则返,赐玦则绝,义取决。”上古人民纯朴,可以用这种形制简单的符节器,但是这类玉器很容易伪造,所以东周以后就改用虎符。
7.货币70年代湖南省宁乡黄材王家坟山出土的64件玉玦,形制统一、排列有序、大的直径有10厘米以上,小的直径只有1.4厘米;1991年在江西新赣大洋洲商代晚期遗址出土了19件玉玦,均素面无纹,在缺口的对应边上均钻一小孔,可以串缀相连,琢制规整,抛光细腻,扁薄,成组大小有序,直径2.6~7.1厘米。这些成批出土的玉玦据考都是财富之物,作为货币使用。
8.琀玉春秋以后,玦的用途已多元化,在使用上呈现多元化的功能。有的玉玦在丧葬中使用,用作一种冥器,表现为含于口中的“琀”。如陕西户县宋村春秋秦墓的一陪葬男子,其出土时口内含了两件直径2.3厘米、孔径1.55厘米、厚0.3厘米、缺口宽0.2厘米的玦。
9.射箭用具古人张弓射箭时,一手持弓,一手用“玦”勾住弓弦,用力拉弦到极致,遂操纵“玉玦”,突然放弦,箭矢迅如何川决口,瞬间飞出,此即为“开弦”、“射决也”。在古籍中言之凿凿,皆称“玦”为射箭用具。
从以上可知,玦的功能是逐渐转变演进,并被赋予华夏文化的内涵。
红山文化玉器是一级文物吗
红山文化玉器是国家一级文物,是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器。红山文化玉器最早发现于辽宁省凌源市与建平县交汇处的牛河梁遗址,1942年考古工作者曾在那里见到一件勾云纹玉佩。
以后,在红山文化诸遗址中多有玉器发现,以凌源市牛河梁、三官甸子、喀左县东山嘴等遗址出土较多,内蒙古翁中特旗三星他拉、敖汉旗大洼、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等处也有不少重要玉器发现。红山文化出土的成批玉器中多数为动物造型的装饰品,构成这一文化的显著特征。
评书红山女神中的昆仑山是哪里
昆仑山并不属于一个省昆仑山位于西藏、新疆、青海、甘肃。
昆仑山,又称昆仑虚、昆仑丘或玉山。
中国道教文化里,昆仑山被誉为“万山之祖”,是中国古神话中的神山,道教奉为神仙所居的仙山。
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东到柴达木河上游谷地,北邻塔里木盆地与柴达木盆地,横贯新疆、西藏间,延伸至青海境内,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传说是西王母所居住之地。
古书载昆仑山是玉龙腾空之地,素有亚洲脊柱之称
红山女神为什么是中华共祖
据古籍记载,女娲氏乃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位无所不能的女神,是在大地上创造人类、化育万物的母亲。古时出现天崩地裂,“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由于这个神话传说,后人因此把彩色异常的石头叫“女娲石”。
牛河梁大金字塔顶炼红铜(是否就是五色石)的遗址,与此神话传说中女娲炼五色石极相吻合。
女神用英语怎么写
goddessThegoddessoffortune.命运女神OneoftheFates.命运女神命运三女神之一Thegoddessofhealth.健康女神司健康之女神Agodorgoddess.神,女神Thegoddessofdiscord.厄里斯不和女神Thegoddessofvictory.希腊胜利女神Thegoddessofwar.贝娄娜战争女神Thegoddessofthedawn.厄俄斯黎明女神Thegoddessofthemoon.卢纳月亮女神SculpturesofGoddessesoftheHongshanCulture红山文化女神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