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的雅称有哪些
年龄称谓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童年:垂髫。
10岁以下:黄口。
女孩12岁:金钗之年。
女孩13岁:豆蔻年华。
13-15岁:舞勺之年。
青少年:束发。
女孩15岁:及笄之年。
女孩16岁:破瓜年华、碧玉年华、破瓜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女孩20岁:桃李年华。
男孩20岁:弱冠。
女孩24岁: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男孩30岁:而立之年。
男孩40岁: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大衍之年、杖家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下寿。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杖家之年、中寿。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上寿。
120岁:花甲重开。
140岁:古稀双庆。
人去世后第一年称为周年,第二年称为什么
传统守制第一年(小祥礼仪):周年、对年、头周年第二年(大祥礼仪):两周年、哑周年第三年(释服礼仪):三周年、禫祭年
每个十年分别叫什么
黄口。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即乃稚气未脱的少儿代称也;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5岁(男)——志学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标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壮年时期——春秋鼎盛;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悬车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100岁——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一年半还有什么叫法
一年半叫法还有:
中文表达有2种,一种是别称,一种就是常规:一岁半、一春半、一祀半、一稔半;一岁半载、一春半载、一祀半载、一稔半载;一年又半或一年半载。十八个月;540天。
英文表达有:oneandahalfyear;oneyearandahalf;oneyearandsixmonths;eighteenmonths。
五十年好听的叫法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50岁。
六九年:即54岁。
耳顺、耳顺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60岁以上。
耆:古称60岁的人为“耆”。
下寿:古人以60为下寿,指60岁以上。
还历寿:61岁的寿辰。
从心之年:70岁。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
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耋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