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扈三娘这个人嘛
扈三娘为水浒传虚构的人物,但是其“一丈青”的称号在历史上也有一定的踪迹可寻。
扈成在历史上确实有一个,但并不全像水浒所描述的那样。
一丈青扈三娘是梁山七十二地煞中,少数在《水浒传》成书前便有原型踪迹可寻的人物之一。多年来也有不少学者在这方面有研究。
扈三娘的绰号“一丈青”往往是这方面研究的重点,因为书中并未详细说明她为何有此绰号,而“一丈青”这一名称,在宋代便已确实流行了,具体含义比较多样,多数与表示身高较高有关。
根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两宋之交(与《水浒传》所讲述的时期接近)的马皋有妻子(一说女儿)名为“一丈青”,也是一员女将,后来马皋被处斩,一丈青被闾勍收为义女,后来又嫁给曾加入岳飞部下的武将张用。
宋元之际,作为《水浒传》主要蓝本的两部作品都有“一丈青”出现,但似乎都与《水浒传》中的扈三娘关系甚小:《宋江三十六人赞》中的燕青赞诗为:“平康巷陌,岂知汝名?太行春色,有一丈青”,《大宋宣和遗事》中,则有“一丈青张横”。
而一丈青获得“扈三娘”这个名字,则应该是《水浒传》小说的塑造,根据考证,之所以她有“扈”这个姓氏,很可能是因为作者借用了扈成这个历史人物的缘故,扈成生活于两宋之交(与《水浒传》所描述的年代接近),是一名与岳飞等人同时代的武将,他本人和全家老小都被戚方所杀。《水浒传》中的扈成“后来中兴内也做了个军官武将”,与历史上的扈成刚好吻合,而李逵灭扈家庄之事,也可能是改编自戚方灭扈成一家的历史记录。小说作者将扈成与“一丈青”扯上了关系,因此才有了“扈三娘”的名字。
水浒传的扈三娘
扈三娘是梁山第一女将,武艺高强,一对日月双刀神出鬼没,更有阵前用绳套捉人的绝技。
扈三娘原先所在的扈家庄和祝家庄一样同为独龙岗上的两霸,宋江攻打祝家庄时,扈三娘首战便捉了“矮脚虎”王英。
扈三娘后被林冲所擒,由宋江主婚与王英成了夫妻。
同掌梁山泊三军内诸事,是梁山第五十九条好汉,后在征讨方腊时,在乌龙岭一战中夫妻二人同时为方腊军将领郑彪所杀。
扈三娘漂亮,美貌,英武,但是却是一个非常不成功的文学形象。
我们说扈三娘功劳显著。
因为在梁山英雄里边阵前交战,当场活捉敌将,数字最大的就是扈三娘。
但是就是这样的赫赫战功,扈三娘的待遇不高,不公平。
排座次的时候她居地煞第23位,整体排名59位,她那个不中用的丈夫,在她前边第58位。
她阵前活捉的两位将军,郝思文,第41位,在她前面16位。
彭玘,第43位,也高她14位,所以她的待遇不公平。
我们只能说是梁山对扈三娘的不公平,换句话说是作者对扈三娘的不公平。
那么扈三娘的结局也很惨,人最终死于江南。
是遇到了一个做妖法的郑魔君。
被郑魔君的镀金铜砖砸在面门上,倒下马死去。
我们说死得不值。
为什么作者对梁山战死的59位好汉里边,57位都是正常的战争死亡,而就他夫妻两个人是这样一种结局呢?莫名其妙。
所以我们说不管《水浒传》写扈三娘英雄了得,用了如何重笔浓彩,但是作为人物形象,作为艺术形象单薄的,没有性格可言,只是一个概念,一个符号。
这个符号是什么?能征惯战,美貌佳人。
所以呀,连她的死都写得如此潦草,那么从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出,作者对女性的一种态度。
《水浒传》位居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列,因金圣叹评批而为“第五才子书”,其艺术价值是世人所公认的,然而作者在其中有意无意流露出来的蔑视妇女等的封建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该书的思想价值。
观照书中仅有的几位女性人物,不是淫妇、长舌婆,就是男性化了的女性,基本上都是脸谱化类型化了的人物,没有自己独特鲜明的作为一个正常女人的个性,充分可见作者的封建意识之深。
现从书中一位既美貌又武艺高超的扈三娘的命运说开去,分析作者对女性人物的歧视,以引发读者在阅读该书时的思索。
扈三娘的故事
扈三娘18岁那年,长得如一朵海棠花盛开,白皙的皮肤、苗条的身材、迷人的容貌。所有见过她的男人都禁不住要多瞧上几眼。
扈三娘自小爱舞枪弄棒,爱听江湖上的事。扈老爷对女儿宠爱有加,不断从外地请来拳师教女儿武术。扈三娘聪慧过人,没几年,扈家庄上没有对手,教她的师傅一一败在她手下,红着脸离开。
扈三娘14岁,母亲给她戴上红兜兜,慎重地说:“谁打开你的红兜兜谁就是你男人。”三娘嫣然一笑,跑出闺房,打开后花园的门,看见了一个五短身材、满脸横肉的小伙子。小伙子大把大把地擤鼻涕,当他抬起眼,见一个美少女正瞅自己,脸上横肉胀得紧紧的,嘴里流出哈拉水。扈三娘面对小伙子色迷迷的眼神,走了几步,回头轻声一笑。扈三娘知道自己不喜欢这小伙子,可是她对小伙子色迷迷的眼神很受用,她喜欢男人用这种目光看她。小伙子就是王英,外号矮脚狗。以后,王英天天跑到扈家后园外,想再睹扈三娘的美丽。
那天,扈三娘终于走出园门。她对王英说,我不想见门前的狗,我要看山上的老虎。王英那天起消失了,扈家庄上的人再也没有见到矮脚狗。
扈三娘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约很有意见。她不喜欢未婚夫祝彪那副病恹恹的模样,更不喜欢祝彪那股阴阳怪气的腔调。三娘心目中自有喜欢的男子汉。那人就是打虎英雄武松。每当江湖上说起武松的故事,三娘就痴痴地倾听,然后魂牵梦萦。三娘给武松写过三封长信,都如泥牛入海。
王英做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被官府抓获,然后越狱逃跑,到清风山与几位头领占山为王,江湖上称其矮脚虎。三娘轻轻地一笑,她觉得王英在实现她的江湖梦。
听说梁山头领要攻打祝家庄,她兴奋得几夜没合眼,不是希望祝家庄被消灭,更不盼望梁山头领受挫,而是她可以一睹打虎英雄武松的英姿。当三娘说要与祝家共同防守村庄时,祝家三兄弟满脸堆笑。
那天,三娘主动请缨挑战。拍马上阵的却是王矮虎。王矮虎见到美丽的一丈青,恨不得捉过去当压寨夫人。一丈青驱赶青鬃马,抡起日月两刀与王矮虎战在一起,王矮虎心想十几个回合将一丈青拿下,没想到自己很快手颤脚麻,枪法乱了。三娘有几次机会可以将王矮虎砍于马下,可是她真正目的是见武松。王矮虎与武松是兄弟,她怎么能结这个仇呀?三娘右手挂刀,轻舒猿臂,将王矮虎提离雕鞍,活捉过去。
王矮虎是个好色之徒。他被一丈青按在马鞍上,随时有生命的危险,但是他色心又起,右手却在一丈青后背上轻拍二下。一丈青脸一红,暗叫不好。她的红兜兜如叶片一样滑落下来。
一丈青驱马往回走,一位大汉挡住去路,大汉长得眉清目秀,英姿挺拔。她以为是英雄武松,拍马上去,来者却是豹子头林冲。两人大战几个回合,一丈青无心恋战,一不小心被林冲活捉了。
扈三娘被押后,宋江一日三次探望,并命手下好生款待。
然而宋江始终看不见三娘的一丝笑容。他问三娘有何要求。三娘说,我要与打虎英雄武松比高低。三娘见到武松的那一刻脸上出现久违的笑容,武松看到一丈青迷人的容貌,眼睛痴痴地发直,身体像一棵树一样立在那里,一丈青分明是他梦中的情人啊!
武松日日进入一丈青的小屋,畅谈江湖轶事,小屋里不断飘出开怀的笑声。
宋江有事没事总请武松喝酒,武松感觉宋大哥比传说中还仗义。酒逢知己千杯少,武松常常烂醉如泥。
那次,宋江也喝高了,大着舌头说,哥有事仗兄弟支持啊。武松举杯在桌上一蹾,嚷道,哥哥当家谁有二心,武二跟他拼了。宋江慢吞吞道,哥哥看中一位奇女子。武松放声大笑道,嫂嫂是谁?宋江轻轻地说,一丈青。武松全身一颤,差点倒地,他扬头连饮八大碗白酒,东倒西歪地撞进三娘的小屋,咽声说,三娘,你我缘分已尽。离开时,武松眼内湿润润的。
打败祝家庄的庆功宴上,宋江派人把软禁的扈三娘请出来。宋江色色地注视着一丈青,高声说:“哥哥做事公平,我们这班兄弟任你挑选一位做你的男人。”三娘想起英雄武松,眼里闪出亮光,抬起头进行搜索,终于看到了英雄武松,武松一派行者打扮,当她含情脉脉的目光与武松眼光对视一下时,她的心一下冷了。那目光冰冷冷的,透着寒气,分明是当年杀荡妇潘金莲时的目光。
三娘斜了一眼宋江,心想你虽是山大王,却是个玩弄权术的小人。
扈三娘眼里淌着泪水,低下头说,我跟着王英吧。
那个声音很低,可是传遍了整个忠义堂。
忠义大堂上空翻卷的一阵阵笑浪立时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