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谁对他简单进行一下评价吧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入北京城,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身亡,明朝灭亡,所以他应该算是最后一位皇帝。当然还有南明政权,只算是负偶顽抗,所以不被认为是明朝的延续。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1622年(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后世称为崇祯帝。朱由检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
朱由检性情多疑,事必躬亲,急于功利。当时明朝内忧外患严重,国内农民军四处起义纵横南北,又赶上小冰河时期灾情严重粮食减产,关外后金势力快速发展,不断冲击边境。而明朝朝廷腐败,卫所制度腐朽,士兵战斗力低下。崇祯生不逢时,他虽然多疑,不善用人,志大才疏,但他勤于政务,爱岗敬业。他决事果断,雷厉风行,如处理阉党一案,也有心细多疑,优柔寡断之一面,如关于是先攘外抑或先安内,一直拿不定,遂误国家;既有刻薄寡恩翻脸无情之一面,也有多情柔肠之一面,对周皇后互敬互爱;他自律极严,不耽声色犬马;他也经常征求左右的意见,但刚愎自用,不能做到虚怀纳谏;他知人善任,如袁崇焕、杨嗣昌、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具一代文武全才,任用他们时,言听计从,优遇有加,一旦翻脸,严酷无情,果于杀戮,导致用人不专,出现崇祯朝五十相局面;他悯恤黎民疾苦,常下诏罪己,但搜刮民膏,加派无度,驱百姓于水火;他励精图治,经常平台召对,咨问政之得失,与臣下论讨兴亡之道,为政察察,事必躬亲,欲为中兴之主,但求治心切,责臣太骤,以致人心恐慌,言路断绝,常谓所任非人,终成孤家寡人,自缢于煤山。
崇祯如果迁都南京,或许明朝还能延续几十年,但是明朝皇帝大多刚烈,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不像清朝的皇帝在面对西方列强只会逃跑,割地赔款。如果崇祯面临形势不是那么严重,明朝或许会实现中兴。
《末代皇帝》中最后溥仪拿出蝈蝈后哪去了
末代皇帝》中最后溥仪拿出蝈蝈送给小朋友后就回家了。电影《末代皇帝》接近尾声之时有这样一个画面:老态龙钟、身着中山装、已经成为平民的末代皇帝溥仪再次回到紫禁城,追寻逝去的回忆。他步履蹒跚地爬上辉煌的御座,在当年熟悉的龙椅下居然找到了那只雕刻精美的、幼时装蝈蝈用的笼子。
他深情地凝视着,顺手打开笼子,一只肥硕的蝈蝈居然从里面爬了出来。一个正好路过的、带红领巾的男孩,在背后好奇地注视着他。那只半个世纪不死的蝈蝈自然是导演的虚构,但这组镜头却形象地从侧面表现出了我国鸣虫文化的渊源流传。那只在夏末秋初之时振翅鸣叫的蝈蝈,竟然成为了导演表达末代皇帝追忆往事、伤感沧桑巨变、寄托孤独失意的小生灵。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耀之,号浩然。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醇亲王奕譞之孙,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氏。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
《末代皇帝》是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尊龙,陈冲,邬君梅,彼德·奥图主演的一部传记电影。影片讲述了溥仪60年的跌宕一生。该片获1988年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原始音乐九项大奖。
曹魏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曹魏最后一个皇帝是曹奂。
曹奂(246年-302年),本名曹璜,字景明,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魏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三国时期魏国最后一位皇帝,260年-265年在位。
甘露三年(258年),封常道乡公。甘露五年(260年),魏帝高贵乡公曹髦被成济弑杀,司马昭与众臣商议,立曹奂为帝,奉魏明帝曹叡之祀。曹奂虽名为皇帝,但实为司马氏的傀儡。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嗣位晋王,篡夺魏国政权,魏国灭亡,曹奂被降封为陈留王。太安元年(302年),曹奂逝世,享年五十八岁,谥号为元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