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及第汤的配菜
1.备好主料,粉肠,瘦肉和猪肝;
2.猪肝肝和粉肠分别用生粉,料酒洗净,去味,切片和切小段;
3.瘦肉切片并用油盐腌一下;
4.汤锅里入少许油,下姜片爆香一下;
5.然后倒入瘦肉,粉肠和猪肝,稍为爆一下,不爆也是可以的,水开再放;
6.然后加入适量的开水;
7.煮开,撇去浮沫,然后转小火煲约半小时左右;
8.正在煮汤的时候可以把枸杞叶洗净,沥干;
9.汤好了,下枸杞叶煮软;
10.下盐和胡椒粉调味即可。
三元及第汤是什么意思
三元及第汤是一道客家菜,也是一道传统的汉族小吃,也称状元及第汤,其中三元及第的意思是状元、榜眼、探花为殿试头三名,合称三及第,而三元及第汤是由清朝时期广东的林召棠发明的,他当时中状元回乡拜祖,喜欢用猪肝、猪腰子和猪肚子比作三及第,并且做成汤,之后御史吃过他的三元及第汤后,回到家里便命厨人按照他的方法做出一模一样的,并且精心熬制给儿子吃,希望自己儿子可以高中状元,后来他的儿子果然高中了状元。
老御史很开心,于是逢人便讲三元及第汤的好处。因此,三元及第汤便广为流传开来。
三及第汤做法商用成本
三及第汤是广东、福建等地区的一种传统名吃,主要由猪肝、瘦肉、猪胃、淀粉等食材烹制而成。以下是商用三及第汤的做法及成本:
一、材料和工具:
猪肝200克;2.瘦肉200克;3.猪胃(猪杂)200克;4.淀粉适量;5.食盐适量;6.酸笋50克;7.姜片适量;8.料酒适量;9.鸡精适量;10.植物油适量;
二、做法:
将猪肝、瘦肉、猪胃洗净,切成薄片,盛入碗内备用;
将酸笋放入水中浸泡5分钟,捞起挤干水分备用;
淀粉放入碗内,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成淀粉浆备用;
炒锅内倒入植物油,烧至五成热时,加入姜片煸炒出香味;
倒入料酒、清汤(或者清水),加入适量的食盐、鸡精,煮沸后倒入猪肝、瘦肉、猪胃;
用中火煮至熟透,倒入酸笋,继续煮沸;
将淀粉浆搅拌均匀后,慢慢倒入锅中,搅拌均匀至汤汁浓稠即可。
三、成本估算:
猪肝、瘦肉、猪胃的成本约为每100克5元左右,按照此比例计算,商用三及第汤的成本约为每份5元左右(不包括酸笋、姜片、料酒、鸡精、植物油等成本);
酸笋的成本约为每50克1元左右,根据个人口味和成本等因素,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酸笋的用量;
姜片、料酒、鸡精、植物油的费用因季节和地区而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成本估算仅供参考,实际成本会受到季节和地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商用三及第汤的售价也会因地区和店铺而异,一般来说,售价会略高于成本价。
三及第汤的肉怎样才嫩
把控净水的肉,加入鸡蛋和干淀粉,充分搅拌均匀,使肉充分吸收,因为淀粉里面的植物蛋白酶可以使猪肉的蛋白质迅速分解.淀粉中的碱性物质,破坏肌肉纤维组织,使水分吏多的渗入肉内,补偿因加热引起的失水变老。
三及第里猪肉、猪肝、猪粉肠,会在当中中加入一点淀粉和鸡蛋,一般饭店会把上好浆的,这样肉中水份会保留,损失少一些,烹饪时间更短,所以肉更嫩,汤汁更鲜甜
及第汤来历
及第汤原来是这么来的
相传,清朝时,广东林绍棠中状元回乡拜祖,他每天都喜欢用猪肝、猪肉和猪粉肠熬汤而食。有一天,一位退居广州的御史前来探访林绍棠,刚巧林状元正在喝汤,御史便问他喝的是什么汤。林绍棠知道老御史盼望儿子能科场高中,因此指着那汤恭敬地回答:“及第汤。”御史喝过及第汤后,回到家里便命厨人依法炮制,精心熬制及第汤给儿子吃。后来,他的儿子果然高中状元,御史大喜过望,逢人便讲及第汤的好处。因为在科举取士时代,状元、榜眼、探花为殿试头三名,合称三及第,后人就把用猪肉、猪肝、猪粉肠三种猪杂比作三及第,三及第汤也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