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阳特产?甘肃庆阳特产有哪些

木源网 木源网 发表于2024-02-04 01:31:27 浏览9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庆阳特产的资料

庆阳市的特产丰富多样,包括苹果、环县荞麦、黄花菜等农产品,以及庆阳香包这一手工艺品。

庆阳苹果以其果实硬度大、果形高状、色泽鲜艳、蜡质层厚、酸甜适度、耐贮耐运、食用安全等特点著称,被誉为庆阳的“名片”。其栽植历史悠久,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和深厚的土层为苹果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庆阳所产的红富士、新红星、秦冠等苹果个大、色艳、质脆、味香甜,深受消费者青睐,远销国内各大中城市及东南亚、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环县是庆阳地区乃至甘肃省荞麦的主产区,生产的环县荞麦面适口性好,食用价值高。用荞麦面、荞麦糁子加工成的荞剁面、荞面、凉粉、油糕等,都是有名的地方风味食品。同时,环县还以其出产的黄花菜而闻名。

此外,庆阳市的特色工艺品庆阳香包也不容忽视。庆阳香包以其图案精美、色彩鲜艳、香气浓郁等特点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在庆阳市,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制作香包,许多村庄还保留着传统的制作工艺。

庆阳八大特产

庆阳市是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周先祖就在这块土地上开始耕作生息。

一.庆阳苹果

庆阳属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具备优质苹果生产的全部7项主要生态指标和6项辅助指标,是全国优质红富士苹果最佳适生区。西峰、庆城、宁县、合水、正宁、镇原6个县区被列入全国苹果主生产区。

二.庆阳黄花菜

庆阳黄花菜是全国闻名的优质土特产品,黄花菜干菜条长色鲜,色泽黄亮,久煮不散。庆阳黄花菜营养丰富,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糖分、矿物质等,具有利尿、平肝止血、消食健胃等特殊药用和保健功能。

三.宁县晋枣

宁县晋枣因其个大、色艳、含糖多、味甜美,早在西周即作为进献朝廷的贡品,它呈紫红或棕红色,果面光滑,果实皮薄肉厚;鲜果肉呈绿白色,肉质脆嫩,品质上乘。

四.曹杏

曹杏是甘肃庆阳的特色水果,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庆阳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非常适合杏树的生长,所产出的杏果肉肥厚,醇香鲜嫩,杏仁饱满。

五.白瓜子

白瓜子以粒大、皮薄、饱满、洁白、含油率高而驰名,是待客、馈赠亲友的美食佳品。

六.庆阳香包

庆阳香包又称绌绌,是甘肃庆阳的一种汉族民俗物品。在丝绸布料上用彩色的线绣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缝制成不同的造型,内芯填充上丝棉、香料,就做成一种小巧玲珑、精致漂亮的刺绣品。

七.紫苏油

庆阳已有2000多年种植亚麻籽和紫苏籽的历史,紫苏油是以紫苏为原料提取的食用油,对人体具有显著的保健功能,凉拌、包馅、蒸制、拌面皆可使用。

八.环县荞麦

环县荞麦种植历史悠久,因特定的地域和土壤条件,环县荞麦籽粒饱满、棱角突出、出面率高、面粉细腻、均匀,色泽润柔鲜美,制作的食品外形光亮,入口润滑,适口性好,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B1、B2等,同时富含其他作物所少有的“叶绿素”“芦丁”等,具有特殊的养生、美容、保健功效,营养价值极高,产品远销四方,享誉海内外。

庆阳十大必买特产

甘肃省庆阳西峰区庆阳油糕

【他乡庆阳人的念想】油糕色泽金黄、皮酥肉软、油而不腻,香中有甜、老少皆宜而享有盛名。其取白面、糖、油、水为原料,先将水烧开,然后将白面粉倒人沸水锅中拌匀,凉却后,烫面兑干面,揉匀堆放起来。然后包糖馅后压扁,投入油锅文火炸制,外皮炸成金黄色后捞出,用刀切成小方块,撒上白糖即可食用。

二.甘肃省庆阳西峰区庆阳死面饼子

面饼,是陇东人喜欢吃的面食,花样繁多,高手云集。炮制面饼,或烙,或烤,或炸,大体都是要发面的。而死面饼却无须发面,顶多把面粉用开水烫烫,揉到了,擀匀了,摊在热油锅里,一手按住一转圈,只听得滋啦一声,再反过来,一手按住,一转圈,又听得滋啦一声,扣上锅盖,两三分钟,拿出来。呀,软闪闪,亮晶晶,面香扑鼻。这就是死面饼子了。

死面饼是不常吃的,费面粉,肠胃不好的人不易消化,做死面饼的准确叫法,不叫烙,也不叫烤什么的,叫啪(bia)。听听这一声响,生面饼以铺天盖地之势丢进锅里,一转圈,一个鲤鱼打挺,啪,另一面铺在热锅上,一转圈,啪,揭起来,扔在案板上,啪叽啪叽,吃的天塌东南,地倾西北。死面饼子啪起来是很不容易的,会啪的人,翻手云覆手雨,如变魔术,不会啪的人锅沿磕了腕,热油烫了手,一面烧焦了,一面还没熟,翻饼出饼时,手劲不匀,把一张饼撕的四分五裂,不甚雅观,吃起来,也少了味道。(庆阳宁县百通合作社)

三.甘肃省庆阳正宁县正宁香菇

正宁香菇

食用菌生产是我县2001年从河南西峡考察引进、试种成功,2002年在全县推广种植的一个绿色无公害新兴产业,近年来,在省市财政、农发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创办了西龙食用菌开发公司,高薪聘请河南西峡食用菌工程师和杨陵农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技术员各1名,培训技术骨干26名,购置了粉碎、灭菌、烘干、接种等设备,采取“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合同种植、订单生产、包收包销、抓点带面、稳步发展,使食用菌产业初具规模。

四.甘肃省庆阳宁县宁县韭菜盒子

韭菜盒子属于宁县一种地道的特色小吃,适宜于春季食用。其特点表皮金黄酥脆。馅心韭香脆嫩,滋味优美,是老少皆宜的一种食品。制作韭菜盒子一般分为拌合韭菜馅和和面两部分,首先将韭菜洗净切成小段,把豆腐和炒好的鸡蛋切成小块,加入姜粉、花椒粉、食盐等拌匀成馅。然后将麦面粉加温水揉均,制成直径在15cm-20cm的面皮。然后将制成的馅包入圆片中间,再用手将边对折捏成月牙形,并将边捏成花边上烤炉,用小火约烤几分钟即成。韭菜盒子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其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适宜便秘、产后乳汁不足女性、寒性体质等人群。

五.甘肃省庆阳西峰区花馍馍

我们脚下这片古老的黄土地,有着深厚而悠久的历史文化,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的先民们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出独特的农耕文化,并且世代延续下来。时至今日,这些与农业伴生的民间艺术璀璨夺目,古朴而独特,作为陇东面塑的代表——花馍馍,就是其中之一。人们在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祭祀活动等不同场合,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造型各异的面塑。

地道面活

陇东“巧媳妇”最值得称赞的就是手里的面活儿,她们精通馍、饼、面条、油糕、点心等各种面食的做法,常常出新又出彩。今年58岁的孙彩玲就是西峰区寨子乡远近闻名的“能人”,她制作的花馍馍色泽鲜亮、造型丰富,犹如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圆圆的蒸馍上,时而有两只喜鹊飞上枝头叫喳喳,时而有几只锦鲤游来游去,再点缀几朵娇艳欲滴的面花,看上去就像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水彩画。面花多是用手捏塑而成,借助剪刀、梳子、镊子以及自制的压花纹的小工具来做造型。孙彩玲将做好的彩色面皮压出花形,再层层卷起,片刻工夫,含饱待放的花骨朵已成形,只见她用手挤一挤,捏一捏,再拨一拨,层层花瓣顺势打开,面花忽然绽放开来,似在眼前吐露芬芳。孙彩玲说,她对花有着特别的偏爱,走到哪里都要看看花,并记下每种花的样子,一有时间就琢磨着怎么把它们做出来。

心灵手巧

在孙彩玲的记忆里,母亲就是一位贤惠、能干的“巧媳妇”,不仅做得一手好饭,绣花、剪纸、香包等手工活也很出色。受母亲的影响,孙彩玲从小就对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绣花也好,香包也好,看会了别人怎么做,自己就回家琢磨着做,时不时想着变个花样,做些别人没做过的东西。她说:“我本身就爱好这些东西,看一眼就有印象,就知道该怎么做。”

蒸馍馍在别人看来再普通不过,但是孙彩玲的儿媳妇告诉记者:“婆婆蒸的馍馍花样特别多,我才学会了那么几样而已,每次蒸馍的时候,婆婆就会试着做个新花样,有跟着别人学来的,也有自己的创新。”这两年,孙彩玲做的花馍馍受到乡邻们的追捧,慕名前来订做的人络绎不绝。

在乡间,纯朴、善良的巧媳妇们虽然字识得不多,却个个心灵手巧,技艺不凡。在她们眼里,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并且能将这些美好事物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或者是手里的面活,或是是随手画出的图样,或是飞针走线的绣花,或是窗棂上活灵活现的剪纸。她们既是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又是创造者,借物抒情,寄托情思。

群贤毕至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