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雁入胡天表达什么意思(征蓬和归雁比喻什么)

木源网 木源网 发表于2024-01-06 18:48:11 浏览12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征蓬出汉塞

1.“征蓬出汉塞”的“蓬”字读音是:[péng]

征蓬,读音为zhēngpéng,汉语词语,意思是指飘蓬,比喻飘泊的旅人。

“征蓬出汉塞”出自《使至塞上》作者;王维。意思是;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

2.原文

使至塞上[作者]王维[朝代]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河东蒲州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62bd40735fae6cd377212fc04b30f2443a70f6c

使至塞上前两句所描绘的画面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所描述的画面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画面:北地的天空,蓬草满天飞舞,北归的大雁在展翅翱翔。这两句既是实景描写,但也是诗人的内心的真实写照。它其实是诗人借蓬草、大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从而写出了心中的激愤和抑郁。

出征 古诗全文

出征诗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出自唐代王维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我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落日浑圆。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兵,得知主帅尚在前线未归。

怎样理解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使至塞上》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

1、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2、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像一只大雁一样飞入胡人的地区,也是诗人自喻

【翻译】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入塞唐王维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怎样理解征蓬出汉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使至塞上》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注释】

1、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2、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像一只大雁一样飞入胡人的地区,也是诗人自喻【翻译】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群贤毕至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