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多芬的家庭情况(贝多芬的十大名曲)

木源网 木源网 发表于2024-01-05 01:22:06 浏览13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关于贝多芬的故事

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贝多芬生于一个平民家庭,宫廷歌手世家,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8岁便开始登台演出,在他19岁那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他满怀激情地写了《谁是自由人》的合唱,来表达自已对自由与民主的渴望。贝多芬在26岁的时候,已经引起乐坛的重视。然而,病魔却悄悄向贝多芬一天天逼近,他的耳边总伴有一种“嗡嗡”的声音,他逐渐失去了听力。但是贝多芬却向苦难发出挑战:“我要同命运搏斗,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把退隐、逃避抛在了脑后,用音乐虔诚地歌颂着大自然的辉煌壮丽、万千气象。1803年,贝多芬完成了他著名的《英雄交响乐》。它是开启交响曲的浪漫主义时代、与传统分道扬镳的革命之作。

扩展资料

贝多芬的家世背景

他的父亲约翰·范·贝多芬是科隆选帝侯宫廷的男高音歌手,兼钢琴与唱歌教师,因嗜酒影响全家生活。其母玛丽亚·玛格达琳娜只活了41岁。

贝多芬是家中的第2个孩子(第一个早夭只活了6天),此后其母玛格达琳娜还相继诞下5个孩子,但只有两个男孩卡斯帕尔·安东·卡尔、尼古拉斯·约翰长大成人,他们在贝多芬的音乐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贝多芬的故事主要内容

贝多芬传主要内容:贝多芬所处的年代,正值旧的毁灭与新的勃发交加时期,叙述了贝多芬一生经历,对不平命运的不断努力,抗争,对艺术的不断追求奋进,讲述的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与多舛的命运斗争的过程,那是“苦难铸成的欢乐”。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正如他那句警言:“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李斯特贝多芬的故事

李斯特和贝多芬都是著名的音乐家,他们的故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1.李斯特是19世纪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交响乐、钢琴协奏曲、钢琴独奏曲、歌剧等。

2.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被誉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交响曲、钢琴协奏曲、钢琴独奏曲、室内乐等。他的作品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古典音乐的巅峰之作。

总的来说,李斯特和贝多芬都是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们的作品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地演奏和传唱。

贝多芬的故事(简短)

贝多芬听不见,28岁时就聋了,但他没有自暴自弃,反而编出了大量的美妙音乐。所以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不像命运认输,要反抗命运。

贝多芬不屈不饶的故事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德国波兰。

贝多芬自幼表现出的音乐天赋,使他的父亲产生了要他成为音乐神童的愿望,成为他的摇钱树。父亲不惜打骂,迫使贝多芬从4岁起就整天没完没了的练习羽管键琴和小提琴。

8岁时贝多芬首次登台,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成为第二个莫扎特。此后拜师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

1800年,在他首次获得胜利后,一个光明的前途在贝多芬的面前展开。

可以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停的折磨着他,贝多芬发现自己的听力急剧下降,这对于一位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钢琴家和音乐家来说,听力的衰退不啻于世界末日。但贝多芬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并说出了那句传送千古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1801年,贝多芬爱上了奇丽爱太?吉却笛,他把《月光奏鸣曲》献给她。但是幼稚自私的奇丽爱太不理解他崇高的灵魂。1803年与他人结婚,这是令人绝望的时刻,失去心爱之人的贝多芬他写下遗书。

接下来的日子里,贝多芬把更多的热情投注在音乐世界里,最终也是音乐让贝多芬从灰暗中走了出来。

1803年,他写出了明朗乐观的《第二交响曲》。之后更多更好的音乐在他的笔下源源不断的涌现。《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还有优美动听、洋溢着欢乐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绚丽多彩的钢琴协奏曲和奏鸣曲。

贝多芬的悲惨故事

贝多芬一生饱受疾病的困扰,视力模糊,耳朵25岁就开始逐渐失聪,身体的疾病让他几欲自杀。他饱受贫穷的困扰,他称自己快要沦为乞丐,巨大的声望并未给他带来财富,几乎一生都在贫穷中度过。

群贤毕至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