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国大典观后感50字左右 开国大典图片高清 油画

木源网 木源网 发表于2024-01-02 09:12:22 浏览13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的主要内容和表达思想

《开国大典》是原新华社副社长李普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文章描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着重写了“会场、大典、阅兵、游行”四个场面。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可分为四段,分别为开国大典前会场的情景、开国大典的盛况、阅兵盛况和群众游行的情景。

中心思想是:通过写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表达了一种当家作主的喜悦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文章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的,第一部分写开国大典举行之前,第二、三、四部分写开国大典盛况,第五部分写开国大典结束后的情形。全文层次十分清楚,读后能使人清楚地了解开国大典的全过程。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有重点地记叙了开国大典的几个重要的场面。段落之间过渡自然、层次清楚、结构严谨、中心突出。文章用词恰当、准确,较多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展示了游行队伍的声势和群众的欢欣场面。

课文通过记叙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明了开国大典伟大的历史意义,赞颂了人民军队的威武雄壮,表达了人民群众无限热爱领袖毛主席和欢庆人民当家作主的激动心情。

六年级课本第七课开国大典作者是谁

六年级课本第七课开国大典作者是李普。

李普(-2010年11月8日),男,记者,1937年高中毕业即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共,是典型的“三八式”老干部,曾任新华社副社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处长。北京大学政治系主任。著有《光荣归于民主》等。

1949年10月1日,李普随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报道了开国大典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

开国大典的主要内容是啥

主要内容:全文记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先介绍了参与开国大典的各界人士与天安门广场的情况;然后描绘了广场的布置情况和群众队伍的场面;接着作者按照主席宣布新国家成立、进行升旗仪式、宣读公告的顺序介绍了开国大典的全过程;最后作者写了阅兵式与群众游行的盛况。

开国大典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表达了什么

《开国大典》按照大典进行的顺序写的。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一种当家作主的喜悦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写作顺序:

这篇文章记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文章先写开国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交待了举行大典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和人数,然后写广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

接着作者按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五星红旗升起、宣读公告的顺序介绍了开国大典的全过程以及作者写了阅兵式的盛况。

最后作者写了群众游行的盛况和大典结束后的情况。全文段落之间过度自然,层次清楚,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六年级上册课文开国大典的主要内容

开国大典》的主要内容:全文记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先介绍了参与开国大典的各界人士与天安门广场的情况;然后描绘了广场的布置情况和群众队伍的场面;接着作者按照主席宣布新国家成立、进行升旗仪式、宣读公告的顺序介绍了开国大典的全过程;最后作者写了阅兵式与群众游行的盛况。

课文开国大典梗概

《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人聚集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新中国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历时两个半小时,场面非常壮观,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无比自豪、激动、欣喜之情。

《开国大典》是一篇记叙文,这篇文章记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文章先写开国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交代了举行大典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和人数,然后写广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接着作者按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五星红旗升起、宣读公告的顺序介绍了开国大典的全过程;接着作者写了阅兵式的盛况;最后作者写了群众游行的盛况和大典结束后的情况。

群贤毕至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