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臧姓氏历史名人,臧姓最出名的人

木源网 木源网 发表于2023-12-29 00:57:29 浏览25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臧”作为姓读几声

臧作为姓读一声:zāng。声母是z,韵母是ang,声调是一声。

臧(拼音:zāng)姓,源出姬姓。鲁国第十二代国君鲁孝公之子彄,封地于臧邑,人称其字子臧,后人以其字为氏。

在中国人口较少,按人口排名,臧姓排行为第215位(宋版《百家姓》排第113位),约占汉族人口的0.04%,人口约40万。分别主要在山东、江苏、河北和黑龙江等省市。代表性人物有臧中立、臧克家等。

迁徙分布

宋元两代,居于江苏、浙江、江西等地的臧姓因仕宦、避难,开辟新的生存环境等原因,渐迁入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明初,山西臧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天津、江苏等地。

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河北、河南、山东之臧姓有伴随闯关东的风潮入迁东北三省的,亦有沿海之臧姓渡海赴台,远徙海外者。

另外,南宋中叶开始,建家族宗祠之事兴起,到北宋时期达到鼎盛,不仅仕宦官绅之族大兴祠堂,连一般贫穷士子家族也不遗余力。

因为好多氏族的世系已失考,人们开始以堂支、房支、门封来划分宗脉,而堂号也是五花八门:如“余庆堂”、”鼎兴堂”、“安庆堂”、“垂裕堂”、“东海堂”、“孝思堂”、“敦睦堂”、“嘉会堂”、“烈士堂”等等。

臧克家藏的正确读音

藏克家读zāngkèjiā,藏的声母为z,韵母为ang,声调为一声;克的声母为k,韵母为e,声调为四声

读音:zāng;

臧:是中国汉字,有“善,好”的含义;

"臧"是多音字:[zāng]

1、善,好:~否(pǐ)(褒贬,评论,说好说坏);

2、古代对奴仆的贱称:~获;

3、古同“赃”,赃物;

4、姓氏;

[zàng]1、古同“藏”,储放东西的地方;

2、古同“脏”,身体的内部器官;

[cáng]古同“藏”,收存;臧克家个人介绍:【别名】: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山东潍坊诸城。

臧这个字念什么

读Zāng

臧作为姓氏读Zāng,源出姬姓。鲁国第十二代国君鲁孝公之子彄,封地于臧邑,人称其字子臧,后人以其字为氏。在中国人口较少,按人口排名,臧姓排行为第215位(宋版《百家姓》排第112位),占汉族人口的0.03%。分别主要在山东、江苏、河北和黑龙江等省市。代表性人物有臧中立、臧克家等。

臧克家的臧怎么念

臧zāng

臧(拼音:zāng)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甲骨文像戈刺入目。上古战俘往往被刺瞎一只眼睛,沦为奴隶。本义为"奴隶"或"男奴"。金文加"爿(pán)"为声。奴隶被刺瞎一目,迫于奴隶主统治者的淫威,不敢再行反抗,政权巩固,如此甚好,故引申为"善"。古籍中假借为藏,表示储藏的意思。现代主要用作姓氏。

王臧的读音

wangzang

臧[zāng]

〈名〉

1.(形声。从臣,戕(qiāng)声。臣,奴隶。本义:男奴隶)

2.同本义

臧与谷二人相马牧羊——《庄子·骈拇》

又如:臧聚(仆隶役夫);臧获(古代对奴婢的贱称)

3.成功

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左传》

4.通“赃”。赃物

家尽没入偿臧。——《史记·王温舒传》

5.古地名。故地在今陕西省渭水附近

〈动〉

1.通“赃”。贪污;行贿

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汉书·尹赏传》

2.认为好,满意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形〉

1.好的,美好的,善良的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诗·邶风·雄雉》

藏和臧有什么区别

区别一、释义不同:臧:善;好。藏:隐蔽。

区别二、字源不同

一、臧的组词:1、臧聚:指仆隶役夫。

2、臧罪、贪污受贿之罪。

3、臧命、窝藏亡命之人。

二、藏的组词:1、隐藏、藏起来不让发现。

2、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

3、收藏:收集保藏。

群贤毕至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