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罗汉是哪十八人
“十八”在中国是吉数,许多事情都要用“十八”来表示,所以,罗汉也必须是“十八”位。
一:“坐鹿罗汉”,
二:“欢喜罗汉”,
三:“举钵罗汉”,
四:“托塔罗汉”,
五:“静坐罗汉”,
六:“过江罗汉”,
七:“骑象罗汉”,
八:“笑狮罗汉”,
九:“开心罗汉”,
十:“探手罗汉”,
十一:“沉思罗汉”,
十二:“挖耳罗汉”,
十三:“布袋罗汉”,
十四:“芭蕉罗汉”,
十五:“长眉罗汉”,
十六:“看门罗汉”,
十七:“降龙罗汉”(迦叶尊者),
十八:“伏虎罗汉”(弥勒尊者)。
元代十八罗汉名称
十八罗汉,系自十六罗汉演变而来。目前所知最早的十八罗汉像,为五代·张玄及贯休所绘。其后,宋·苏东坡分别为此二画题十八首赞,并于贯休所作标出罗汉名称。
此外,杭州飞来峰金光洞中,刻在石床上的十八罗汉像,也是宋代的作品。元代以后,各寺院的大殿中多供有十八罗汉,且在佛教界,罗汉像的绘画与雕塑,也多以十八罗汉为主。自此,十六罗汉乃逐渐沉寂,十八罗汉代之而起。
日本镰仓光明寺也有十八罗汉像,据考证系南宋至元代期间之作。
十八罗汉分别是谁
十八罗汉分别叫做:
1、坐鹿罗汉(宾度罗跋罗堕阁尊者)
2、欢喜罗汉(迦诺迦代蹉尊者)
3、举钵罗汉(诺迦跋哩陀尊者)
4、托塔罗汉(苏频陀尊者)
5、静坐罗汉(诺距罗尊者)
6、过江罗汉(跋陀罗尊者)
7、骑象罗汉(迦理迦尊者)
8、笑狮罗汉(伐阇罗弗多罗尊者)
9、开心罗汉(戍博迦尊者)
10、探手罗汉(半托迦尊者)
11、沉思罗汉(罗怙罗尊者)
12、挖耳罗汉(那迦犀那尊者)
13、布袋罗汉(因揭陀尊者)
14、芭蕉罗汉(伐那婆斯尊者)
15、长眉罗汉(阿氏多尊者)
16、看门罗汉(注茶半托迦尊者)
17、降龙罗汉(迦叶尊者)
18、伏虎罗汉(弥勒尊者)
十八罗汉第十八个罗汉是谁
伏虎罗汉(宝头卢尊者)伏虎尊者
一说是清朝由乾隆皇帝钦定的十八罗汉中的第十八位弥勒尊者。另一说法是四大声闻中的君屠钵叹。其所住的寺庙外,经常有猛虎因肚子饿长哮,伏虎尊者把自己的饭食分给这只老虎,时间一长,猛虎就被他降服了,常和他一起玩耍,故得名。
西游记里面的十八罗汉的名字
降龙罗汉、坐鹿罗汉、举钵罗汉、过江罗汉、伏虎罗汉、静坐罗汉、长眉罗汉、布袋罗汉、看门罗汉、探手罗汉、沉思罗汉、骑象罗汉、欢喜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托塔罗汉、芭蕉罗汉、挖耳罗汉
十八罗汉排名及顺序
十八罗汉排名及顺序如下:
坐鹿罗汉、欢喜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芭蕉罗汉、长眉罗汉、看门罗汉、降龙罗汉、伏虎罗汉、
降龙伏虎中降龙尊者的地位更高。
因为降龙尊者是因为古印度有龙王用洪水淹那竭国,将佛经藏于龙宫。后来降龙尊者降服了龙王取回佛经的,而伏虎罗汉是因为长和老虎一起玩耍才得名伏虎罗汉的。
扩展资料:
长眉罗汉:阿氏多尊者,传琐生时就有两条长眉。
欢喜罗汉:迦诺伐蹉尊者,原是古印度一位雄辩家。
举钵罗汉:迦诺迦跋厘隋阁,是一位托化缘的行者。
托塔罗汉:苏频陀,是佛陀所收最后一名弟子,他因怀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
静坐罗汉:诺距罗尊者,又为大力罗汉,因过去乃武士出身,故力大无穷。
过江罗汉:跋陀罗尊者,过江似蜻蜓点水。
骑象罗汉:迦理迦尊者,本是一名驯象师。
笑狮罗汉:罗弗多尊者,原为猎人,因学佛不再杀生,狮子来谢,故有此名。
开心罗汉:戍博迦尊者,曾袒露其心,使人觉知佛于心中。
探手罗汉:半托迦尊者,因打坐完常只手举起伸懒腰,而得此名。
沉思罗汉:罗怙罗尊者,佛陀十大弟子中,以密行居首。
挖耳罗汉:那迦犀那尊者,以论“耳根清净”闻名,故称挖耳罗汉。
布袋罗汉:因揭陀尊者,常背一布袋笑口常开。
芭蕉罗汉:伐那婆斯尊者,出家后常在芭蕉树下修行用功。
坐鹿罗汉:宾罗跋罗多尊者,曾乘鹿入皇宫劝喻国王学佛修行。
看门罗汉:注茶半托迦尊者,为人尽忠职守。
降龙罗汉:庆友尊者,传说曾降伏恶龙。
伏虎罗汉:宾头卢尊者,曾降伏过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