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潮的全文内容 观潮苏轼

木源网 木源网 发表于2023-12-25 13:37:40 浏览9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观潮34自然段课文原文

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第3、4自然段原文如下: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观潮课文原文电子书共几个自然段

《观潮》课文原文电子书共分为四个自然段。第一段主要描述了作者在海边看潮汐变化时的感受和心情,同时引入了本文的主题——潮汐现象。

第二段通过对潮汐现象的详细解释,揭示了潮汐的形成原因和规律。

第三段则着重介绍了潮汐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从一个新的角度阐释了潮汐的重要性。

最后一段为结尾,作者再次回归个人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智慧的赞叹。整篇文章通篇自然流畅,文笔优美,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潮汐现象的各个方面,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浙江烟雨浙江潮原文

原文应该出自宋代苏轼的《观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漳亭观潮古诗原文

漳亭观潮古诗的原文应该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牧的《登漳亭观潮》。以下是该诗的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苏东坡观潮原文

原文:

瑞鹧鸪·观潮

宋·苏轼

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

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欹。侬欲送潮歌底曲,尊前还唱使君诗。

观潮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第2自然段写潮来前的景象和人们盼望看到大潮的心情。这一段先交代观潮的时间、地点。接着描绘了江面的景象及远处的小山、近处的建筑,从而写出了潮来前的平静。最后写钱塘江大堤上等待观潮的人极多和人们盼望看到大潮的心情。

现代赵宗成、朱明元的《观潮》原文(第二自然):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群贤毕至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