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燮的古诗 郑是多音字吗

木源网 木源网 发表于2023-12-23 04:20:46 浏览14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题画兰郑燮注音

题画兰拼音版注音:

shēnzàiqiānshāndǐngshàngtóu,tūyánshēnfèngmiàoxiāngchóu。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fēiwújiǎoxiàfúyúnnào,láibùxiāngzhīqùbùliú。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题画兰翻译:

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

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题画兰赏析:

全诗是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泊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可以对照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来理解。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竹石郑燮读音

《竹石》清郑燮yǎodìngqīngshānbúfàngsōng,咬定青山不放松,lìgēnyuánzàipòyánzhōng。立根原在破岩中。qiānmówànjīháijiānjìn,千磨万击还坚劲,rèněrdōngxīnánběifēng。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的燮怎么读啊

燮的读音:xiè

扩展资料:

燮,xiè;部首:火;基本意思为谐和,调和。详细解释是(1)会意。从言:又从炎。表示用言语调和。(2)又如:燮理阴阳(协调各部门工作);燮和协和“亦指宰相的政务”;燮务“燮理政务”(3)和也。

笔顺读写:点、横、横、横、竖、横折、横、点、撇、撇、点、点、撇、撇、点、横撇、捺、

同音字:烲、渫、亵、?、炧、炨、獬、猲、蝎、噧、孈、讗、挟、挟、揳、偕、廨、械、獬、瑎、絜、繲、薢、渫、些、邪、齛、孈

相关词语:布燮、参燮(参燮)、调燮(调燮)、叠燮(叠燮)、迭燮、贴燮(贴燮)、燮理阴阳、燮理、燮和。

题竹石郑燮注音版

郑燮(zhèngxiè)竹石原文注音版:

yǎodìngqīngshānbùfàngsōng

咬定青山不放松,

lìgēnyuánzàipòyánzhōng

立根原在破岩中。

qiānmówànjīháijiānjìn

千磨万击还坚劲,

rèněrdōngxīnánběifēng

任尔东西南北风。

全文翻译(译文):

竹子把根深深地扎进青山里,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你是吹来酷暑的东南风,还是吹来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同以前一样依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诗人郑燮的读音

xiè。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官范县、潍县知县,因得罪豪门而罢官。为“扬州八怪”之一。创“六分半书”,篆隶杂合行楷,参错纵横。画专长兰竹松石,简洁遒劲。工诗词,抒情志感,痛快淋漓。著有《板桥全集》。

七言诗清郑燮古诗注音

《七言诗》

(清)郑板桥

bùfēngbùyǔzhèngqínghé,

不风不雨正晴和,

cuìzhútíngtínghǎojiékē。

翠竹亭亭好节柯。

zuìàiwǎnliángjiākèzhì,

最爱晚凉佳客至,

yīhúxīnmíngpàosōngluó。

一壶新茗泡松萝。

jǐzhīxīnyèxiāoxiāozhú,

几枝新叶萧萧竹,

shǔbǐhéngcūndàndànshān。

竖比横皱淡淡山。

zhènghǎoqīngmíngliángǔyǔ,

正好清明连谷雨,

yībēixiāngmíngzuòqíjiān。

一杯香茗坐其间

群贤毕至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