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存最早的江南水稻农书
《陈旉农书》。
是中国现存最早总结江南水稻的著作。
《陈旉农书》是论述中国宋代南方地区农事的综合性农书。陈旉以前的农书,多为北方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业经验总结,本书则为第一部反映南方水田农事的专著,本书在养牛和蚕桑部分也有详细的论述,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到宋代达到了新的水平。
记载水稻最多的书
《陈旉农书》是我国最早总结江南水稻地区栽培技术的一部农书,作者为陈旉,于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七十四岁时写成此书。本书在养牛和蚕桑部分也有详细的论述,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到宋代达到了新的水平。
《现代中国水稻》主要写的是现代中国水稻,农作物,很有意思的书,很全面也很权威,想了解水稻的读者可以翻一翻。
中西方农业耕种差别
中国宋元之际,中西方都出现了多种农书。中国主要有四种农书面世,即《陈旉农书》、《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和《农桑衣食撮要》,其中《农桑辑要》是元朝政府的官修农书。西欧问世的农书,以英国流传的四篇农业论文影响最大,它们分别是《亨莱的田庄管理》、《无名氏田庄管理》、《庄园总管的职责》和《格罗斯特的条例》。
从农书写作宗旨和农书内容看,中西农书有着不同的服务功能。中国封建社会的农书,主要目的在于指导普通农民的生产经营。而英国流传下来的四篇农业论文则完全服务于封建领主的田庄经营,主要内容是指导田庄总管如何进行田庄经营。
我国最早总结江南水稻的第一部农书是
《陈旉农书》是我国现存最早总结江南水稻地区栽培技术的一部农书,作者陈旉在真州(今江苏省仪征市)西山隐居务农,于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七十四岁时写成此书,经地方官吏先后刊印传播,明代收入《永乐大典》,清代收入多种丛书,18世纪时传入日本。
陈旉农书的意思
意思是:陈旉所撰写的《农书》。
《农书》:宋代陈旉著,上卷讲江南主要的作物水稻,中卷讲江南主要的役畜水牛,下卷讲江南主要的家庭副业蚕桑,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总结南方农业生产经验的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