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字怎么演化过来的
添字的字形演化过程如下图:
添[tiān],汉语汉字,形声。从水,忝声。本义:水漫出。添,增加:增添。添设。添补。锦上添花。
出处:《集韵》他念切,音栝。味益也。《李翊俗名小录》呼下酒具为添。
李适为啥读kuo
是读kuo。
唐德宗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唐代宗李豫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以外),在位二十六年(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适”这个字有二个读音:一为苦栝切,溪母入声末韵,今读大抵为[kuò]。一读为古活切,见母入声末韵,今读大抵为[guò]——字义为“疾速”,多用于古人名。周秦古音则读为舌尖前塞音之入声字,大抵读guat,王力古汉语拟音以其入月部。所以,今天“刮、刮、聒”等字都是这样的读音——作为人名时读kuo其实是古音的孑遗
栝蒌薤白咋读
gualouxiebai
栝[guā][kuò]
部首:木
笔画:10
五行:木
五笔:STDG
基本解释
栝[guā]
1.古书上指桧(guì)树。
2.箭末扣弦处。
栝[kuò]
详细解释
栝[guā]
〈名〉
1.箭末扣弦处
其发若机栝。——《庄子·齐物论》
故铭其栝曰:“肃慎氏之贡矢。”——《国语·鲁语下》
又如:箭栝
2.栝蒌。即栝楼
如此解释,满意吗?
锋的音序是什么
答:
锋的音序是:F
锋[fēng]
〈名〉
(形声。从金,夆fēng声。本义:刀、剑等的尖端或锐利部分)
同本义
底厉锋锷。——《汉书·萧望之传》
又如:锋端(指刀剑等兵器的刃口);锋镝(刀刃和箭头。泛指武器);锋锷(锋刃。泛指刀剑)
借指刀、剑等有刃的兵器
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史记·淮阴侯列传》
又如:锋钲(利剑和铜钲);锋栝(刀与箭。引申为战争);锋矢(刀和箭)
泛指器物尖锐犀利的部分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梦溪笔谈》
左边木右边舌念什么字
左边木右边舌是栝字,该字是多音字,读音分别为:guā和kuò。
栝,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guā、kuò,最早见于《说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栝字的基本含义为古书上指桧树;引申含义为拨火棍。
在日常使用中,栝字也常做名词,表示箭末扣弦处,如箭栝、矢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