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越高空气中所含水汽越多是否适合各地的大气
1、一般说来温度越高空气中所含水汽越多,但是在干旱的沙漠,温度高的时候,水蒸气也不多。在海洋上是温度越高水蒸气越多,但是在大陆上,就复杂多了。在夏季受到高空槽控制的地区,温度特高,但是湿度也不大。当高空槽北移的时候,降雨开始,温度降低,水蒸气肯定是增加了。
2、而空气的温度 越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越多。1立方米的空气,气温在4℃时,最多能容纳的水汽量是36克;而气温在20℃时,1立方米的空气中最多可以含水汽量是130克。
3、温度越高,具有足够动能跑出液面的分子就越多,与液体保持平衡的饱和水汽的密度就越大,它的压强也就越大。这说明饱和水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时单位体积的空气所容纳的水汽增多。反之,温度越低,饱和水汽压越小,这时单位体积的空气所容纳的水汽越少。
4、受温度的影响,夏天地表水蒸发要比冬季的多的多。空气中水气含量跟大气温度有直接的关系,气温越高,水汽溶解度越大,其含量也越高。因此,夏季与低纬气温较高,所以水汽含量也较多。水可以作为溶剂也可以作为溶质,空气也是,空气中的水汽就是溶质,而空气就是溶剂。
为什么温度越高,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就越强
1、微观角度也可认为,温度越高,空气分子的能量越高,空气分子间的排斥力越高,使得空气内部间的空穴较大,其容纳其它分子(水分子)的能力也就越强。
2、空气逾热,空气中的粒子运动也会加剧,因此粒子与粒子之间的空间也会增加,所以热空气中的粒子密度比冷空气中的粒子为低,这样热空气可以更易容纳水蒸气的水分子。
3、为什么温度升高时土中水汽压力增大?因为水蒸气压力与温度成正比关系,温度越高,空气中可以容纳的水蒸气越多。
4、因为温度升高会使水分子更加活跃,从而更容易蒸发。相反,当温度降低时,空气的容纳水汽的能力也会降低,因为水分子会变得不那么活跃,从而更难以蒸发。湿度也是影响空气容纳水汽能力的重要因素。
气温越高,空气越稀薄吗
1、所以,山越高,得到大气中的热量越少,自然温度就越低;另外,山越高,空气愈稀薄,保存的热量也越少。
2、气温高的时候,地面空气受热上升,地表的空气稀薄。所以天气热的时候,人们总有一种喘不过气的感觉,哮喘病人经常会发病。气温低的时候,空气下沉,地面空气密集。
3、相反越高高空的空气质量越小,地球引力相对而言越小·,即越高高空的空气越稀薄,也就使得越高高空单位体积的空气吸收的热量越少,所以越高高空的空气越稀薄,气温越低,气压也越低。而温度变化产生空气上升,即随时通过空气流动或对流,使温度和气压始终保持一种均衡状态。
4、温度升高,大气变得稀薄,密度变小;因此在大气稀薄的这一指定面积中,压力就变小了,所以气压就相对变低。在密闭容器中温度越高气压就越高;大气中,温度越高,气压越低。气温高了,气体膨胀(热胀冷缩的原理),那么气体密度就小了,从而气压就小了。
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空气密变大,空气发生辐散现象,气压下降对吗_百度...
1、不对。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空气密度变小,空气发生辐散现象,气压下降。
2、高空气压的高低与地面气压经常是相反的。因为气温高的地方,空气上升后在高空堆积,密度增大,形成高压;气温低的地方,空气下降后,在高空密度减小形成低压。这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空气中的高压和低压。
3、在开放的环境下,温度越高气压越低。在密闭环境下(体积不变),温度越高气压越高。
4、从分子运动角度理解:由于由于陆地升温快,所以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垂直方向上作上升运动,近地面的气压降低,形成低压。
为什么温度高,空气比热容反而小
1、比热容的大小应该与物质本身有关。而要求比热容的大小可根据公式Q=cm(t-to)来求比热容这里并不知道升高的温度和空气所吸收的热量与质量就求不出比热容。温度升高说明时间短所以吸收热量少相应的话比热容就回减小,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2、物质的比热容跟密度相似,也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对某种确定的物质来讲,比热容是一个确定的数值,跟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改变的多少,物体的形状、体积、位置等无关,它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因此,可以用比热容来鉴别物质的种类。气体比热容和温度无关。
3、空气的比热容与温度有关,温度为25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003kJ/(kg*K).,30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005kJ/(kg*K)。常温下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空气则是一种易流动的浅黄色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