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香炉的种类(古代香炉的种类与名称图片)

木源网 木源网 发表于2024-09-28 07:42:58 浏览2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古代熏香用的香炉一般是什么样的

古代熏香用的香炉,大多为铜铸,分三层,下层盛放焚香的模型器具,中层盛放香末,上层才能焚香;模型多是篆体的寿或喜字,铸成连续不断的回形冈状图案,厚约0.40公分;把香末放在模型上,做成美丽的图案;在起点燃着,盖上炉盖,让它顺序燃烧。

古代香炉的结构通常分为三层,下层放置焚香所需的模具和工具,中层用来盛放香末,上层则是放置香品并进行焚香的地方。模具上常铸有“寿”或“喜”字样的回形图案,香末放在这些图案上,可以形成精美的图案。香炉的点燃方式是从一端开始,盖上炉盖,让香品顺序燃烧。

熏香的历史在我国由来已久,汉代著名的博山炉就是人们为熏香而设计的。熏香炉也叫香熏或者香炉,最初采用青铜为材料,汉代的博山炉就是青铜制成的。其实,熏香并不完全是古代文人生活中的点缀,它还有熏香衣物、消除疲劳以及驱散蚊虫等作用。汉代以后,香炉的材质逐渐丰富起来。

古代的熏香炉是用金属或者是陶瓷做的外表有着精美图案的火炉,在里面点燃碳火,然后撒上香料散香。比如在清代皇宫中就很流行。古代熏香路结合了陶瓷艺术、蜡烛火焰和芳香养生于一体,兼具实用、收藏、欣赏价值之功能。其构成由“炉体”、加热用蜡烛和香精,通常加入水中与水蒸汽一起挥发。

在熏香炉内点燃碳火,撒上香料或散香即可使用。 熏香炉最初在汉代由孝隐期设计,采用青铜为材料。 熏香不仅仅是古代文人生活的点缀,它还有熏香衣物、消除疲劳以及驱散蚊虫等实际作用。 熏香的历史在中国非常悠久,汉代的博山炉是著名的熏香用具。 汉以后,香炉的材质变得更加丰富。

古代祭祀用的香炉有哪些形状

1、鬲式香炉:其形状类似古代的鬲,炉身呈侈口,腹部鼓胀,三足高耸。这种香炉在古代祭祀中使用较多,其设计既实用又具有观赏性。鱼耳香炉:此类香炉的特点在于两侧装饰有类似鱼耳的耳状结构。这种设计增添了一种动态的美感,且在燃烧香料时能更好地导烟。

2、古瓷香炉器型丰富,但总体上看不外乎鬲式、鱼耳、鼓钉、莲瓣、三足、五足、筒式炉等。托炉 流行于南朝的一种炉式。炉口外敞,平底,蹄形三足,立于敞口直壁平底浅盘中。这种炉式是托盘熏炉向三足炉过渡的一种形式。这类青瓷炉是六朝一种专供祭祀的供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宗教的虔诚。

3、香炉使用的质料主要包括铜、陶瓷、金银、竹木器、珐琅及玉石等。其用途亦有多种,或熏衣﹑或陈设﹑或敬神供佛。形状上常见为方形或圆形,方形的香炉一般有四足;圆形的香炉,都有三足,一足在前,两足在后放置。

4、在形状上,方形香炉通常有四足,而圆形香炉则有三足,一足在前,两足在后。以下是近年来乾隆铜香炉的拍卖纪录: 乾隆年制款鬲式铜炉(带铜底座):估价80-100万,成交价393万,北京翰海,2017-05-26。 乾隆年制款三足铜炉:估价80-100万,成交价260万,北京保利,2017-12-08。

中国古代绝美香炉——奢、华、素里的典雅美

1、清代时期,铜炉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如红木座错金银螭纹铜熏香炉,狮子踩绣球香炉和翡翠盖钮铜炉,各具特色。前者以镂空花草纹与狮子踏绣球装饰,展现出皇家的奢华与典雅;翡翠盖钮铜炉锦鸡纹饰,盖钮为翡翠,更显其贵重与华丽。

2、中国古代香炉艺术:自古以来,香炉不仅是用于祭祀和增添居家雅致的器物,更是工艺美术精华的体现。 形态演变:从商周时期的鼎到明清时期的宣德炉,香炉的形态演变丰富,工艺技艺不断提升。 铜器香炉:例如乳钉纹铜琉璃香炉和鎏金花卉纹铜炉,以精湛的铸造技艺展现了铜器香炉的雅致与实用性。

群贤毕至

访客